新聞焦點 「一線」生機 消除「童童」危機~ 歷史訊息 | 發布日期 2017/05/01~2017/06/01 | 發佈單位: 社會處保護服務科 | 發佈日期: 張社工 04-7261113 | 更新日期 2017/05/01 | 瀏覽人數: 7人 現今少子化的年代,現代父母大都期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加上教養資訊的多樣化及社會氣氛使然,讓現代父母重視孩子的教養,卻也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壓力,即使身心俱疲,仍要達到他人眼中的好父母之角色。雖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如何拿捏管教與虐待之間仍尚需花費心思深究。 在處理各類兒保通報案件中,即發生過類似案例:小志(化名)今年國小六年級,因有時未完成作業內容,小志媽媽認為其學習態度不佳,加上學校老師特寫於聯絡簿中請家長特別關心及引導小志表現出良好之學習態度,小志媽媽便認為體罰之效果短期內最佳且快速,便持棍子責罰小志的背部、再以手捏其臉部等管教方式,導致其隔天到校時,受到學校老師及同學的關注;小志同學便協助撥打通報專線尋求協助。 在縣府社會處社工接獲通報時,到案家與小志媽媽澄清責罰經過時,同理小志媽媽期盼小志在校有良好的學習表現,但對於小志媽媽的管教方式給予適當的回應,建議家長在管教過程中,應先處理好自身的情緒,避免將家長個人主觀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易導致管教方式演變成施虐之形式。 適宜的管教方式較建議為參考開明權威型,在西方社會中代表著最「理想」的管教類型。這類父母期望子女有成熟的行為表現,而他們在與子女互動過程也能以同樣成熟的態度面對,因此他們重視子女的需求與要求,但也會考量子女的發展狀況及實際需求來做決定。親子雙方能透過開放式的溝通,了解彼此的需求、觀點及權利,親子之間的關係是互惠、彼此了解且彼此接納的。 「管教過當」並非「兒童虐待」,惟管教過當通常為兒童虐待之始。因此,利用不當方法管教,家長即使出於善意,但方式會使兒童在愛與暴力中感到矛盾,可能影響日後身心發展。受虐兒童通常不僅遭受身體傷害,亦面臨心理、情緒、行為及社會適應等不同面向的衝擊與影響。 彰化縣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以三級預防之概念,持續推動家庭暴力防治網,建立安全、周密之網絡系統,確保縣民家庭生活更加和諧。 縣府社會處黃淑娟處長期勉落實通報責任、關懷受暴者,呼籲通報的重要性,一個關懷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通電話通報的舉動都可以防止家暴的發生。若縣民有相關之需求,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110報案,亦可求助社福單位尋求相關福利資源,向外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保護服務科專線電話04-7261113,將有專人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