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揮灑青春不留白 終止未婚懷孕 歷史訊息 | 發布日期 2011/05/13~2011/06/13 | 發佈單位: 社會處保護服務科 | 發佈日期: 陳姮朱 04-7264150*0825 | 更新日期 2011/05/13 | 瀏覽人數: 7人 彰化縣政府開辦未成年未婚懷孕服務方案(含心理諮商、生活重建、親職教育、收出養等服務)已二年餘,累計服務案量卻未達四十案,與專家調查顯示未婚懷孕的數據仍差一大截,可知社會大眾對於未婚懷孕的女性有較多的排斥觀感。 最近台北市婦幼醫院街坊調查顯示,66%的青少年透過網路聊天室交友,但一半以上的國中生完全不擔心約會性侵害,僅有2成國中生會在約會前告知親友。另外,諸如為了購買名牌而至酒店、應召站打著輕鬆致富短期打工的招牌,針對學生族群設下陷阱,種種因素都會導致青少年誤入歧途。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0年到2008年統計,台灣地區15至19歲未成年少女生育率經統計仍高於日本的4及南韓的2.8,且其中大部分為未婚懷孕。國民健康局2000年針對15至19歲青少年調查結果,有58.7%的男生及55.1%的女生表示,初次性行為並未採取任何避孕方法。 台灣的家長以及校園對於未婚懷孕多半採取隱晦的態度,雖然教育部要求學校需要正視學生的受教權,但一般社會大眾仍不易改變觀念。另外,有不少醫院有不良的示範作用,只顧私利,協助非法墮胎,枉顧醫德,殘害未成年少女身心。因此學校除開設兩性課程,教導學生如何與懷孕的同學相處,同時也要告知避免到非法醫院墮胎。 社會處呼籲青少年在美好階段要自我愛護,家長也要試著了解,協助孩子面對問題。本處提供未婚懷孕少女相關的社會資源給予協助。